上世纪80、90年代,中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有效解决了氮、磷缺乏的问题,随之带动了尿素、磷酸二铵等产品的推广,缺钾的问题也得到了重视。测土配方施肥则带动了复合肥、配方肥的推广。在肥料零增长、优化产能的风口下,中微肥正处于时代的风口浪尖,中微肥与大化肥的联姻也受到了业内人士的认可。但简单的在大化肥中添加中微量元素似乎并不可行。有些营养元素之间存在拮抗作用(拮抗作用是指某一营养元素(或离子)的存在,能抑制另一营养元素(或离子)的吸收),比如氮、磷、钾等大量元素的施用会造成作物微量元素的吸收受到抑制。钙、镁、硫等中量元素的施用也会造成作物微量元素的吸收也受到抑制。同时,土壤的酸碱度、氧化还原条件及土壤的固定作用也影响着作物对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利用。而微量元素离子与肥料中的磷酸氢根、磷酸根形成沉淀,阻碍作物对微量元素的吸收。不合理的施肥方式及微量元素复合肥料生产方式也让微量元素被作物吸收利用的效率显著下降。业内专家都表示,中微量元素营养和肥料研究应该与作物的生理需求、土壤状况和元素之间的养分互作关系相结合,同时也要考虑不同元素、不同区域、不同作物上的施肥方式。
螯合微量元素技术在肥料中的应用与发展十分关键,这也让中微肥与大化肥实现了无缝对接。而与大量元素肥料配合进行土施的条件下,螯合态微量元素的补充方式具有自身的优势。公司开发的螯合肥升级产品,已经广泛应用在大田作物和经济作物上。项目为跟踪实际应用效果,在辽宁、甘肃、黑龙江等省份的用户中,委托当地农科院或土肥所开展了肥效对比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肥料相比,增产在8%~24%不等,从投入产出计算的经济效益也有一定提升。
订购热线400-086-7778,速来有优惠。 |